犬的严重皮肤病怎么办?
这个需要分情况来讨论,先说说真菌性皮肤病吧! 犬的真菌性皮肤病指的是犬的皮肤感染上病原微生物一真菌而引起的疾病。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局部感染又分为接触性感染、皮肤伤口感染、内脏器官(如肝脏、胃肠道等)感染;身体各个部位都可以患有本病,但主要以毛发浓密处长毛的部位发病较多且严重。 【病因】 导致犬发生真菌性皮肤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直接接触传播:当动物本身已长期遭受细菌感染,真菌就会在创伤处或皮肤上的破溃处大量繁殖进而扩散至整个体表。使用受真菌污染的器具(如水壶、食物碗等)也可导致传播。与病人共享同一用品(如梳子、浴盆、玩具等)也是传播的原因之一。当您发现家里的小宝贝得了这种难缠的疾病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它平时使用的物品,并及时清洗消毒,以免再次感染。
2. 间接接触传布:当接触患病的动物有可能沾上衣裤鞋袜时,应及时清洗,防止造成自身感染。另外,不宜直接用手接触患病动物的毛发或病变部位,以防传染。
3. 遗传因素:有研究证明,猫对真菌的敏感性高,可通过胎盘由母体传给胎儿,使幼崽出生时就带菌。新生幼崽易患真菌病。不过,通常来讲,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病源菌可以不被激活而处于休眠状态;一旦环境发生改变,菌体便可恢复活力而导致发病。
【症状】 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狗其临床表现略有差异。主要症状为局部或全身皮肤搔痒、皮疹、脱毛、皮屑及结痂等。严重的病例还可出现食欲下降、消瘦、精神状态不佳等症状。对幼犬应特别注意,一旦发生该病,常常可造成较严重的营养不良,影响发育。
【诊断】 在临床上进行初步的诊断后,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检查。通过病理学检查可见被侵部位的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减少,真皮乳头部水肿、出血,表皮突向下延伸,形成假上皮瘤样增生,表皮内充满炎症细胞,在真皮乳头下部纤维组织内有结节状肿块,其内含有纤维母细胞、炎性细胞、寄生虫等。还应与湿疹、螨虫病等相区别。
【治疗】 对于真菌性皮肤病,一般都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才能逐渐康复。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做好预防措施,以避免反复发作。
首先,针对病征,及时选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外用的制剂包括溶液、粉剂、霜剂、药膏等,应根据不同的部位以及皮肤受损的程度合理选用。对于皮损面积大或者病情严重的情况,还应当配合口服的药物共同治疗。在外用药的同时,应注意不要让狗狗反复抓舔患处,以便于药物的吸收。
其次,要做好日常护理。经常修剪狗狗过长的爪子,清理耳朵、嘴巴周围的污秽,清洁皮肤,保持干燥卫生。洗澡次数也不宜过于频繁。若必须洗澡,应用含消毒成分的洗浴液,洗后立即彻底擦干并吹干。注意保暖,尽量不给小狗吹电扇、空调。
最后,要杜绝传染源,注意及时杀灭虫螨、跳蚤等,并注意消毒。 注:具体用药请遵医嘱,以上仅供大家参考。